電影「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觀後感

中華民國109年10月4日

最近看了一部由珊卓布拉克主演的電影--「攻其不備」,這部片令她獲得2010年的奧斯卡女主角,阿嘉在此不去討論演員的演技有多精湛,故事有多感人,純粹分享個人觀賞後的心得。

就如同許多勵志的電影般,主角一定有某種潛能且成長背景也必定坎坷,套句古諺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璞玉,問題就是何時能被人發掘,然後自我努力以發光發熱。

阿嘉也曾在因緣際會下於教會學校就讀過。當年因為不滿填鴨式的教育而不願很認真地唸書,想當然耳,這〝高中聯考〞也就考得非常不理想(是的,高中不理想,但當年的成績卻可以唸國立榜首的五專,只是當時的師長都認為五專生是B段或後段班的學生才唸,因此雖然成績到達了卻連志願卡都沒填),不得不的情況下才進了那所私立的〝和尚〞學校(因為全校都是男的,當年我們還對外謔稱連野狗都是公的@@"~~)就讀,雖然才讀了一學年,但完全不同以往的求學經驗卻影響了人格許多。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人生哲學〞這門課,在一般高中體制下才沒有什麼五育均衡的教育,有的就是高一入學後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接著高二的分組與高三的考前總複習,唸得絕對和〝大學聯考〞有關,凡是和這成績無關的,一律視為糟粕!但那間教會學校很不一樣,重視的是人格教育高於知識教育,也因此這一般是大學生才會開的課,我們在高一時就已經有機會接觸到。(其實當年阿嘉另一個有興趣的學科是〝計算機概論〞,全校只有教官最厲害,每回我都巴著他問BASIC的語法,就連段考前也在問,後來還被教官稍微〝訓斥〞,說這聯考又不考,要我專心點在課業上....阿嘉在IT領域的學習上算是坎坷的,也沒料到後來能靠這技術討口飯吃)

看著片中的主角從默默的冷眼看世界(因為被踢來踢去的無法找到真正歸屬感),然後又被善心的基督教家庭收留並協助其尋找與達成其人生目標,這中間的轉折與人性的光輝都很是令人感動。基本上阿嘉對宗教的信仰是什麼都信,卻也什麼都不信,基本信條是只要勸人向善的就是好宗教,因此阿彌陀佛耶和華都不排斥,而唸教會學校的那一年算是對基督教徒與天主教徒〝認識〞最多的一年(朝夕相處,不想認識都不行),印象最深的除了每周一的望彌撒外(因為當天餐廳會加菜,每一位學生都會有一根大雞腿),就是我們可以三不五時地和電影中一樣找神父〝懺悔〞,無論什麼大小事,神父都會靜靜的聆聽,然後〝指引〞我們一個方向,阿嘉特別強調,是〝指引〞而不是〝告訴〞我們唷.....

這中間的差別真的很大,就如同影片中,當大家一同協助Michael Oher一步步的加入橄欖球隊、提升學業成績與最後許多大學因其優異的〝防衛本能〞而爭取他就讀時,Anne(珊卓布拉克飾)與周遭的人不是〝告訴〞Michael該唸哪間學校,而是問他,哪間學校才是他想就讀的....這在東方社會的教育模式下真的很不容易!!

自小,在東方的教育情境下是一次又一次的填鴨,不是教導學生如何思考,而是背就對了!也因此,學生從小就不知自己要什麼,因為所有的路都是父母、師長、教育體制設定好的,功課好的就唸高中然後讀大學,成績稍弱的就是唸高職然後出社會(當然近年來整個教育環境改了許多,不過並沒有改得更好,反而讓這些歷任不務正業與早夭的教育部長將整個教育環境弄得烏煙瘴氣與不三不四),而影片中則是讓我們看到了Anne與其先生(Sean)和家人(SJ與Collins)提供Michael一個機會、一個教育與一個家,然後在其尋找到人生方向與目標後不自私的幫其設定未來的路,而是完全的尊重其個人意願,選擇其所好的大學就讀並加入該校的橄欖球隊。

〝無私不求回報的付出〞、〝給他魚不如教他如何釣魚〞等兩個較具體的描述是欣賞完這部電影後阿嘉心中歸納出的兩大重點,因為唯有堅定的宗教信念(影片中為基督教)與崇高的人文教育(不依人的種族、膚色而有所差別),那麼我們才能真心與無私的接納一個人;而唯有100%的尊重他人,那麼我們才能在一個經由我們協助而脫胎換骨,準備在自己人生跑道上做出決定的人面前給予百分之一百的支持,支持其依其信念、技能盡情地在未來的人生旅途翱翔與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