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WMF迷你鍋


中華民國109年12月22日

這篇的「德國WMF迷你鍋」是今年百貨公司周年血拚的產物之一,說是血拚,其實今年也沒多買什麼,因為大部分的東西都在迎娶女王入門後就逐漸地添購完成(去年那才叫血拚,長這麼大第一次在百貨公司〝衝鋒陷陣〞...XD)。

那這篇的迷你鍋又是怎麼回事?怎麼不買個〝正常〞版的鍋子?原因就在於家裡已經有不少鍋子,但是有時想煮個小點心或泡麵時又很懶得拿出那些可以鍛練臂力的大鍋(重點是後續還要刷洗,那才麻煩@"@~~~),所以今年就鎖定買個小鍋子,沒事可以煮個小火鍋、泡個麵.....

在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8館7樓逛了好久,原本幾乎已經鎖定fissler(德國品牌)的一款原味鍋(original pro collection),但是這價位實在貴得嚇人(折扣後也要六仟多元),女王說一個小鍋子要花那麼多錢實在是買不下去,最後才決定買這一樣是德國品牌與工藝,但價格與變化性略勝一籌的WMF迷你鍋。

#01 迷你鍋的組合共有兩組,一組是兩個湯鍋(圖後方)+一個蓋子;一組是兩個小平底鍋(圖前方),為了日常使用,我們另外添購了一個上蓋。


#02 湯鍋組是2,500台幣,平底鍋組是2,200台幣,另外添購的上蓋是1,200台幣;消費滿五仟元加送了一條Lotus 水晶項鍊。


#03 WMF的湯鍋,其側邊文字是雷射雕刻上去,買個鍋子還學了兩個知識,其一是這〝18/10〞的意思。原來18/10是「鋼+18%鉻+10%鎳」,這可是和手術刀的製作/用料等級一樣哩~~~


家用品不銹鋼可大分為 430、304 (18-8)與18-10三個等級。

★ 430不銹鋼:鋼+12%以上的鉻可以防止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氧化,稱之為不銹鋼,在JIS的代號為430號,因此又稱為430不銹鋼。但430不銹鋼無法抵抗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所造成的氧化,因空氣中的酸性化學物質愈來愈多,所以430不銹鋼不常使用一段時間後,仍會因非自然因素而有氧化(生銹) 的情況。

★ 304不銹鋼:鋼+18%鉻+8%鎳→可以抗化學性的氧化,這種不銹鋼在JIS代號中為304號,因此稱之為304不銹鋼,因其比例為18%鉻與8%鎳,因此又稱為18-8不銹鋼。台灣俗稱為「白鐵」。

★ 18-10不銹鋼:但空氣中的化學成分愈來愈多,有些污染較嚴重的地方連304都會有生銹的情況;所以有的高級用品如:牛頭牌鍋具及一些日本製品,會用10%的鎳來製作,以使其更耐用更抗蝕,這種不銹鋼稱為18-10不銹鋼

這三種不銹鋼,最簡單的分辨方式為:用磁鐵吸底部,吸得住的是430,吸不住的是304與18-10。但304鍋子的鍋緣、或是湯匙的前後端,有時會吸得住,是因為拋光所產生的磁性。所以最準的方式是吸底部。

#04 這鍋子可以直接用在瓦斯爐、電磁爐與烤箱中,銷售員說在國外,很多烹調方式是直接將鍋子與食材一同送進烤箱內料理~~~


#05 經過設計的鍋子真的不一樣,這鍋緣在倒湯汁時不會流得亂七八糟的,一般五金行買的小湯鍋在倒湯汁時總是會將鍋外滴落得髒兮兮>"<


#06 湯鍋+鍋蓋疊疊樂...這鍋子真的挺小巧,收納又方便


#07 這小平底鍋買回後使用至今發現了個問題,如果不加鍋蓋,烹調過程中四處亂噴的湯汁或四濺的油花會令人在整理廚房時擦拭到抓狂,其實店員當初有說,這種鍋子一般是廚師在熬煮醬汁用的,我們拿它來煎雞腿排、做焗烤飯等一定會有那種令人抓狂的結局~~~


#08 18cm的面積真的是有點小,連煎個蛋都成問題(鍋鏟太大)....>"<


#09 學到的知識之二是這〝生產國條碼〞,由於我們一直對這鍋底沒打上〝Made in Germany〞有疑慮(這應該非常不符合歐盟的規範),僅僅貼上這細細薄博的一張貼紙實在很難說服我,雖然店員再三強調這條碼00開頭的就代表是德國生產,不過我們實在很懷疑,若是這樣,那為何不直接雕刻上去?其它資訊(包括WMF字樣)都可以雕刻了,這〝Made in Germany〞沒道理不行,且同廠牌其它價位較高的鍋子都有雕刻呀...


經過網路的查詢,原來這條碼的生產國碼真的有文章,其實之前買火車模型時就有車友討論過這議題,但當時不是很在意,畢竟列車模型可遇不可求,但這鍋子就不同了,同質性、可取代的品牌與商品太多,第一次接觸的品牌其誠信原則對身為消費者的我而言挺重要的.....

我們常見的條碼,一般包含13位數字,由0-9所組成,首三位數字是國家(地區)號碼,第四至七位為廠商號碼,第八至十二位為商品號碼,最後一位為檢查碼。由於國家號碼及廠商號碼的不同,故此每一廠商按規定編印的產品編號,就會使每一單項產品的號碼,在世界上獨一無二,不會重覆, 於是有關產品於流通國際市場時,成為有效的商品身份証編號。

以下是各國條碼的代碼
00~09 美、加
30~37 法 國
40~43 西 德
471 中華民國
49 日 本
50 英 國
520 希 臘
529 塞浦路斯
54 比 、 盧
560 葡 萄 牙
569 冰 島
57 丹 麥
599 匈 牙 利
600~601 南 非
64 芬 蘭
690~695中國大陸
70 挪 威
729 以 色 列
73 瑞 典
750 墨 西 哥
76 瑞 士
779 阿 根 廷
789 巴 西
80~83 意 大 利
869 土 耳 其
84 西 班 牙
859 捷 克
860 南斯拉夫
87 荷 蘭
90~91 奧 地 利
93 澳 洲
94 紐 西 蘭
959 新幾內亞
460~469 俄 國
888 新 加 坡
440 東 德

不過咧,這條碼不代表產地!,以下摘錄自GS1的訊息《商品上的國際條碼所顯示國碼 不一定就是代表產地國》,文章連結:http://www.gs1tw.org/twct/web/EPC/gs1_epcnews01detail02.jsp?MID=NW200809004

國際條碼的申請與使用
一般商品申請使用國際條碼的對象,主要是以商品品牌的所有人,或是擁有產品規格決定權的公司或機構,依其公司所在地,向當地GS1 組織提出申請需求,在此一個申請條件中,並不考慮商品是產自何地或是由誰製造。企業加入會員組織之後,該公司就可取得GS1的公司前置碼,再自行編訂其產品號碼,此前置碼即屬此特定公司專用,不得出售、出租、轉讓或贈送給任何其他公司使用。在此原則下負責國際條碼的申請使用與編碼者就可能為以下幾種角色:

1.製造商或是供應商
由公司本身製造的商品、或是在海外製造,但是品牌仍是屬於此一製造商或供應商。

2.進口商或是批發商
商品是在海外製造,但品牌是屬於此進口商或批發商。或是商品經過進口商或批發商引進後,進行包裝外觀或內容的更改,或重新分裝或組合包裝。例如:更改商品外包裝或商品組合。

3.零售商
商品為OEM委外製造,但品牌是屬於此零售商。

基於以上之原則,在A國的商品,進口至B國後,其產品上的國際條碼,有可能經過B國的廠商,或是經由第三國廠商的重新包裝處理,再轉入B國,故其國際條碼標示,有可能經過各國之供應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向當地GS1 組織申請取得並印製在商品上,也就可能出現非產地國碼的商品條碼,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不適合以國碼來辨識產地,必須從產品包裝上的註明來確認才是比較正確。

所以....認清產品是否有打上〝Made in XXX〞真的很重要!!

#10 買回來到現在,就這雙耳的平底鍋還沒使用過,其它三個的使用率就較高;不過這用了一陣子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這鍋子會變色耶!從原本白閃的不鏽鋼色轉變成黃銅色(不是鍋子沒刷乾淨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11 最後就來個四兄弟疊疊樂,雖然這動作實在沒什麼意義....